联系人:曹总
手 机:13807314826
电 话: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工业园新兴科技产业园A2幢403房
在最新防雷检测规范下,T2级防雷器(二级防雷)的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于35平方毫米,具体依据和场景适配如下:
通信行业标准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及2025版GB/T 33588系列标准,避雷线截面积下限明确为35mm²。该标准适用于通信基站、微波站等场景,要求接地线具备足够的载流量和热稳定性,以应对雷击时的瞬时高电流(百千安级)。
雷击耐受能力实证
广东某风电场2023年改造后,采用35mm²接地线经434次雷击零故障,验证了该截面积对雷击耐受能力的决定性作用。若截面积过小(如25mm²),在100kA雷击下温升可能突破安全阈值(≤80℃),导致导体熔化或连接失效。
低压电气设备场景
明敷接地线:裸铜线截面积不小于4mm²,绝缘铜线不小于2.5mm²。
危险设备金属外壳:连接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导线,需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软铜线,或截面积不小于50mm²的镀锌铁线。
潮湿场所支干线路:建议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增强保护接地可靠性。
通信与弱电场景
专用接地干线:从机房引至接地体时,铜芯绝缘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²。
等电位联结线:通信基站中,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积需≥16mm²,避雷针引下线需≥50mm²扁钢。
工业与特殊环境场景
变压器接地:变压器接地线截面积需≥6mm²,塔吊接地电阻≤30Ω。
地理适配:湿润土壤中接地线截面积建议≥4mm²,砂石地需≥6mm²并增设接地极(间距5m,电阻<4Ω);高山基站需≥16mm²并配置专用接闪器。
火线匹配原则
火线≤16mm²时,接地线同规格;
火线16-35mm²时,接地线取16mm²;
火线>35mm²时,接地线取火线截面积的1/2。
接地线截面积需与火线载流量匹配:
长度补偿原则
接地线长度≤10米时,采用默认规格;
长度10-20米时,截面积需≥4mm²;
长度>20米时,截面积需≥6mm²。
材质与施工要求
材质:优先选用多股软铜线,禁用铝线(需铜线1.5倍截面积替代);镀锌钢材中,圆钢直径≥10mm,扁钢≥40×4mm(警惕19.5×2.2mm劣质品)。
施工:连接接地母线和接地极时,需采用焊接或直径>10mm的镀锌螺栓,并配备防松装置;接地线应埋入地表以下1米左右,底部接不小于10×10CM的金属板。
验收标准
保护接地电阻≤4Ω,防雷接地电阻≤10Ω,联合接地电阻≤1Ω;塔吊接地电阻≤30Ω。
每年雷雨季前需检测接地电阻,重点检查太阳能设备、金属雨棚等新增装置。
常见误区
混用防雷/保护接地:可能导致雷电流引入保护回路,引发设备损坏。
燃气管道作接地体:存在爆炸风险,严禁使用。
不同金属直接连接:易引发电化学腐蚀,需采用过渡接头。
线缆存在中间接头:增加接触电阻,降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