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曹总
手 机:13807314826
电 话: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工业园新兴科技产业园A2幢403房
最新的防雷检测规范是《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23),该标准于2023年12月28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替代了2015版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的详细解读:
修订背景:GB/T 21431-2023是对GB/T 21431-2015的全面修订,充分吸收了国内外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和管理经验,参考借鉴了雷电防御最新技术成果。
修订意义:此次修订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对于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完善合理的雷电防护体系、提升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检测项目分类:规范将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两类。首次检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需完成接闪器保护范围验证、接地电阻基准值测定等23项必测指标;定期检测则针对在用建筑物,重点核查防雷装置完整性、连接部件腐蚀状况及参数偏移程度。
技术要求:
接闪器:支持件需承受≥49N的垂直拉力,网格尺寸误差不超过±5%。
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一类建筑≤12m,二类≤18m,三类≤25m。
接地电阻值:根据不同用途建筑设定阈值,普通民用建筑≤10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4Ω。
检测参数与方法:规范补充完善了多项检测参数要求及测量方法,包括增加低压电涌保护器专用后备保护装置(SSD)最小瞬时动作电流分断时间的测量方法、增加压敏电压的限值范围、更改雷电电磁脉冲磁场的测量方法、更改SPD压敏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压的对应关系等。
前期准备:收集建筑图纸、历史检测记录及雷电风险评估报告。
现场检测:采用目测法与测量法结合,包含土壤电阻率测试(四极法)、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滚球法)等。
数据处理:按GB/T 8170-2008进行数据修约,偏差超出±10%需复测。
报告编制:包含检测数据表、不合格项说明及整改建议,存档期限不少于6年。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与GB/T 21431-2023构成技术闭环,检测参数直接对标设计指标。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防雷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确保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QX/T 149-2011《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规范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的编制要求,确保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GB/T 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针对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
QX/T 232-2019《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规范了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的编制,有助于提升检测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
实施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包括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以及重要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系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等。
检测周期: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检测资质: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检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