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曹总
手 机:13807314826
电 话: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工业园新兴科技产业园A2幢403房
配电系统可以用本栋建筑物的自然接地系统作为接地使用,但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确保电气连贯性。以下为具体分析:
自然接地体是指本身具备导电能力且与大地接触的金属结构物,包括:
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不含可燃和爆炸物质的管道);
金属井管;
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梁、柱、桁架等);
水工建筑物及其类似构筑物的金属管、桩等;
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
对于变配电所而言,其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是典型的自然接地体,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的要求,可优先选用。
成本节约:无需额外铺设人工接地体,减少材料和施工成本。
接地电阻低:钢筋混凝土基础尺寸大,与土壤接触面积广,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耐腐蚀性强:混凝土对金属接地体起到防腐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泄流效果好:可形成网格状接地系统,有利于减小跨步电压,提高安全性。
维护工作量小:自然接地体稳定性高,日常维护需求低。
电气连贯性:自然接地体的各部分(如钢筋、金属结构)需通过焊接或跨接线实现可靠连接,确保电流能顺畅流通。
接地电阻达标:需通过测试验证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一般不超过4Ω)。
排除不可用情况:
防水水泥、铝酸盐水泥等制成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不可用;
基础外表涂有沥青质防水层或其他绝缘材料时,需提供电气导通试验数据;
基础外表有防水油毡、橡胶等绝缘材料时,需增设周圈式接地装置。
优先选用自然接地体:在我国南方地区,仅利用自然接地体通常即可满足接地要求。
人工接地体补充:当自然接地体无法满足要求或无可利用时,需增设人工接地体(如钢管、角钢等)。
施工质量监督:防雷工程施工应从基础部分开始介入,确保各环节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